1.新能源汽车的品牌

2.观察 | 小鹏蔚来理想,谁会是第一个告别代工生产的新势力?

3.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曾经卖8.5亿,如今只卖1600万?

4.小鹏花费巨资获生产资质,将生产P7,摆脱代工真的好?

5.新能源汽车准入欲放宽,“鲶鱼”争夺战上演?

6.独家丨蔚来落户合肥:一个现实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的品牌

蔚来汽车生产资质进入公示期-蔚来汽车生产资质

这里列举了五款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特斯拉汽车、蔚来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北汽新能源。

1、特斯拉汽车

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和能源公司,专业生产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和储能设备,特斯拉的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于2008年发布,这是一辆两门运动型跑车。

特斯拉Tesla汽车集成了独特的外形、高效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能和先进的技术,使其成为道路上速度最快、燃油效率最高的汽车。

代表车型:ModelX。

2、蔚来汽车

蔚来通过提供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和终极用户体验,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并在全球打造“用户品牌”。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

代表车型:蔚来ES6。

3、比亚迪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现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和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历程。

自发展以来,比亚迪逐步完善了产业格局,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2017年,比亚迪先后推出秦、唐、宋、元、E5等多款新能源车型,面向汽车和SUV市场,覆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两个领域。

代表车型:比亚迪唐。

4、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是由何小鹏、夏珩、何涛发起的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

团队主要成员为广汽、福特、宝马、特斯拉、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汽车及大型零部件企业,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

代表车型:小鹏G3。

5、北汽新能源

2009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创立,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是我国第一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代表车型:北汽EC系列。

选购新能源汽车的注意事项

1、注意续航里程

续航里程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毕竟车辆的续航关系到了驾驶员的后期使用,所以,大家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要考虑到这一方面。

2、注意电池安全

电池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血液”,它不仅关系到整车的续航里程,还和安全性能紧密相关,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所在了。

3、注意智能性

在实际的用车过程中,一味单纯的驾驶或乘坐车辆难免有些枯燥,所以,车内的智能性配置也是需要注意的。

4、注意驾乘体验

这里所说的驾驶体验,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驾乘的舒适性,一个是驾乘的便捷性,还有一个是驾乘的安全性。舒适,顾名思义就是要在驾乘过程中感受到惬意,便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性化,而安全则是让驾乘者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

观察 | 小鹏蔚来理想,谁会是第一个告别代工生产的新势力?

造车新势力中最有希望的三匹黑马,当属小鹏、蔚来和理想,不仅先后赴美成功上市,最近几个月的销量表现也都不错。不过,在人们印象中,这三家车企在初创阶段,并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跟传统车企合作,利用它们闲置的产能,代工生产汽车。

作为一家整车生产企业,代工生产总不是个事儿,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后面会专门介绍)。因此,真正该发力的地方,应该自己建厂生产汽车。

网友甚至说,要长远发展,就得自己建厂,这样更利于把控包括质量在内的各个环节,“别再找代工啦”。

01

汽车民生网梳理了上述三家车企的代工企业、造车资质以及建厂情况。

蔚来汽车——

从造第一辆车开始,蔚来汽车就与江淮汽车展开合作,其中江淮为蔚来代工生产?蔚来ES8和蔚来ES6。据传蔚来的第三款车型“ET7”仍交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

从造车初衷来看,蔚来其实早就有建厂,但不知什么原因,本来好要在上海嘉定自建工厂的,结果在2019年年初宣布取消。蔚来创始人李斌还公开表示:“停建嘉定工厂是蔚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发展节奏来做出的决策。”

取消自建工厂,蔚来只能选择代工生产的合作模式,实现降本增效。蔚来也表示,将加大投资和改造代工工厂,改造后年产能可达到15万辆,目前为10万辆。媒体认为,蔚来仍将坚持代工合作模式,去寻找包括江淮汽车在内的潜在战略合作伙伴。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选择的代工方为重庆力帆汽车。

据了解,车和家(理想汽车前身)曾花费6.5亿元购买“造车资质”。?

去年2月19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17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及已准入企业变更信息名单中显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已变更为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也从牟刚变更为沈亚楠。消息出来后,媒体直指理想汽车终于有了造车资质。

在此之前,理想汽车本打算在江苏常州建厂,后因政策因素影响,车和家2016年规划的“年产15万辆电动车项目”已停止建设。

新能源车生产资质是新造车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此前获得资质的渠道包括直接申请、代工和收购三种。然而,自2017年年中,国家发改委暂停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审批,所以多数新造车企业只能通过代工和收购两种方式获得资质。理想汽车选择的正是收购力帆而获得的造车资质。不过,目前关于理想汽车建厂的消息不多,其售卖的汽车仍属于代工下的产品。

小鹏汽车——

在这三家车企中,论建厂眼光和速度,小鹏汽车都走在另两家之前。

早期小鹏汽车选择的是与海马汽车代工生产。但是,小鹏汽车并不满足代工的现状,因此首当其冲就是要拿到造车资质。

小鹏汽车也是通过收购完成了汽车资质的“再生”。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之前收购了福迪汽车100%股权,从而获得造车资质。正因此,小鹏汽车的肇庆工厂在完成接收后已投产几个月了。

据了解,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达?3000?亩,其中整车生产项目占地面积?1500?亩,工厂厂区共设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Pack?五大车间,拥有?4?种不同车型总装柔性生产线及?1?条柔性电池合装线,共计设置?264?台智能工业机器人。此外,工厂内还建有覆盖?18?种测试路面以及?NVH、操控制动舒适性、密封性、自动泊车系统等多种功能测试的动态测试跑道。

小鹏汽车并不满足仅有一家工厂的规模,今年9月底,被称为“二工厂”的广州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已经开建。小鹏汽车同时称,此次引入了广州国资40亿元的融资。

汽车民生网还了解到,小鹏汽车Q3财报电话会上传来的信息显示,其第二座自建工厂——广州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0万辆,投资30亿元。按,该工厂将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

上述三家造车新势力,唯有小鹏汽车已明确了两家自建工厂,它或许将成为第一个告别代工生产的车企。

02

无论是蔚来、理想,还是小鹏汽车,他们在创业初期,能够顺利找到代工生产的企业,源于政策的松绑。

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之间开展研发和产能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委托加工生产。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研发设计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研发设计企业借用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以上新规可以解读为,工信部已明确鼓励汽车生产的代工模式,鼓励生产企业和研发设计企业合作,让研发设计企业借用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然而,代工生产的模式可能还不是造车新势力真正想要的,而创业初期之所以选择了它,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要在汽车行业深耘,车企必须要拿到造车资质,但是,随着审批的收紧,拿不到造车资质成为困扰造车新势力发展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资质的问题,有的新造车企业只好另辟蹊径,对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收购。因此,相对于正式申报而获得资质不同,收购意味着要多花去更多的钱,上述理想汽车收购力帆汽车工厂而拿到造车资质,就花去了6.5亿元。

为了不影响汽车生产,有的新造车企业只好寻求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代工生产,但是又会受到因代工带来的诸多局限,对企业的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但它的好处是,可以造车,还可以避免在初创阶段资金不足的问题。?

一业内人士告诉汽车民生网,如果没有代工政策相助,又不审批造车资质,加上没有钱收购或者找不到收购的对象,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恐怕真的造不了车了。

03

前期没有生产资质和产品准入资质,用代工生产的模式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代工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质量不可控,如果存在质量缺陷,一旦爆出负面,则会影响整个品牌声誉;

生产成本不可控,导致整车成本不可控,抗风险能力较差;

生产流程和节拍不可控,从而导致无法及时交付;

用户等待时间不可控,购买体验受影响;等等。

此外,当下最火热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在创业初期就深受“代工”的困扰。

一位汽车资深人士向媒体说道,他曾去过三次特斯拉的弗里蒙特工厂,听员工讲述了特斯拉在生产初期遇到的最难的事情。

据他介绍,当年生产Roadster?1?的时候,车身由法国制造,电动机由制造,购买单块电池,运到泰国组装成电池组,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英国去清关。整车在英国组装好后,经由船运要几十天从好望角运至洛杉矶。当时,特斯拉的工程师被深深困扰,到处去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

最后事实证明,即便特斯拉找到了顶级代工商,也得不到代工商最好的团队的支持,即使特斯拉再有雄心魄力,也很难调动起外包服务公司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马斯克和他的团队做了最后的决定,自建工厂。

上述三家造车新势力没有向外界透露他们在代工过程中遇到的尴尬或者说不愉快,但是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多少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畅,只是他们不愿意说罢了。而这种“苦闷”究竟要“深埋”多久?什么时候彻底摆脱代工模式才是最佳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曾经卖8.5亿,如今只卖1600万?

启信宝数据显示,3月19日,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叶青变更为夏珩(小鹏汽车联和创始人、总裁)。此外,福迪汽车由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股东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来源:企业官方)

经济观察报报道,“肯定是为了生产资质,不过收购完之后应该还有些尾部工作需要处理,大概今年6月份能正式获取生产资质。”一位接近该收购案件的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据悉,该次收购总花费为1600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福迪汽车拥有10万辆整车产能,旗下拥有3款车型,但其2019年月销量却不足500辆,产能严重过剩。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仅以1600万元就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捡了个大大的便宜。而在此之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资质远不止这个价。

拜腾收购一汽华利:8.5亿

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收购过气车企,是众多造车新势力常规的手段。2018年9月,一汽夏利发布公告,宣布把旗下全资子公司一汽华利以1元的代价出售给拜腾。不过这桩买卖并不便宜,拜腾拿到这个生产资质的代价是:还得承担一汽华利8.5462亿元的债务。

拜腾创始人戴雷(左一)

不过后来拜腾并没有把这部分资金付足。2019年6月,根据一汽夏利的公告,拜腾依然还有3.1亿欠付。迄今为止,没有消息显示拜腾已经把这笔钱支付完毕。也就是说,拜腾为了获得生产资质,至少花了5.44亿人民币。

而各种信息显示,拜腾汽车一度陷入资金十分紧张的境地。花5.44亿收购一个资质,对于一个新创而且融资存在困难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理想收购力帆:6.5亿

2018年12月,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收购价格为6.5亿元。而后者背后的主导者正是理想汽车的老板李想。

理想创始人李想

双方达成交易时,还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将加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并同意在理想汽车融资方面达成合作,但至今双方合作没有更多消息传出。

也就是说,理想为了一个资质,倒腾了2年,花了6.5亿。好在理想目前并没有传出太多的资金问题。

博郡汽车:5.05亿

2019年11月,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与博郡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夏利以土地、厂房及负债作价5.05亿入股双方合资公司天津博郡。这意味着博郡汽车为了一个资质花了5.05亿。

不过,和拜腾汽车、理想汽车不同的是,博郡的合资方还提供了土地和厂房,以入股的形式加入。

特斯拉:0元

这里不得不提到特斯拉。迄今没有任何报道显示,特斯拉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花了一大笔钱。也就是说,中国造车新势力在面对来自特斯拉的竞争时,光在生产资质这一点上就输了特斯拉一大截。

由此可见,对于有技术、有实力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新势力来说,生产资质这个门槛,颇有些拦路虎的意味。

资料显示,2016年5月-2017年5月,就有15家中国车企获得了免费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其中包括目前已经难以为继的长江汽车等等。而根据有关数据,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一共有约635家,随着竞争的加剧,其中不少企业必然会被淘汰,而他们所拥有的资质届时会流向市场,但其价值恐怕不会有几年前那么虚高了。

如今,随着小鹏汽车1600万元收获生产资质,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已经没有那么紧俏。而还不具备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如蔚来等业,相信未来能以更小的代价甚至不花钱而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关于这件事,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花费巨资获生产资质,将生产P7,摆脱代工真的好?

5月19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3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小鹏汽车作为被许可的整车生产企业在该批公告中予以发布。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已经有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日后小鹏P7将会在肇庆工厂进行生产。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拥有生产资质其实非常重要,在消费者看来,如果一个车企的汽车都是由其他车企进行代工生产,怎么能给消费者足够的信心去购买?确实,拥有自建工厂可以更好的保证品控,而且也不会跟代工方发生矛盾,但生产出来的车辆,不一定品质就会更好。

目前,我们比较熟悉的初创车企,主要是蔚来、威马、小鹏和理想等。其中蔚来和小鹏现在都是由第三方代工生产,但是威马收购了中顺汽车的生产资质,理想汽车收购了力帆汽车的生产资质,都是自己生产。

但是从效果方面来看,代工生产的车型,其实质量不一定比自家生产的差,蔚来ES8、ES6和小鹏G3交付后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ES8初期有过软件升级和电池召回,但这跟代工方没有多大关系;理想ONE的刹车和自燃,倒是让人有点担心,毕竟整个环节都是理想汽车掌控,居然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不知道是设计还是生产环节造成。

目前新势力抢滩购买生产资质,想要自己生产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资金。前段时间蔚来汽车公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蔚来汽车已向江淮汽车公司支付了人民币6.044亿元。其中包含了3.331亿元人民币亏损补偿费和2.713亿元人民币制造加工费。 蔚来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合作协议显示,蔚来汽车不仅需要向江淮汽车支付代工费用,还需要承担工厂的运营损失,要知道蔚来汽车是目前我国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最好的车企,也要受到代工方的掣肘,其它初创车企显然更没有话语权,或许就是纷纷寻求自建工厂摆脱代工的原因所在。

不过自建工厂也对资金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也是蔚来声称的自建工厂迟迟未能落地的原因,加上生产资质的问题。目前拥有生产资质的新造车仅有五家,包含了威马汽车、电咖汽车、拜腾汽车、车和家跟小鹏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准入欲放宽,“鲶鱼”争夺战上演?

作者?|?陈凯欣

来源?|?汽车大观

“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这是21年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吉利汽车生产准入机制的请愿。在新能源汽车展的今天,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也都曾为企业生产资质与产品准入发愁。?

不过今后,车企获取资质的严格限制,正逐渐松动。

2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表示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等10项内容进行修改。

在一个月前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为“放宽准入”画了重点,强调“取更加开放包容的监管手段,进一步放宽事前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给企业和市场更多选择空间。”

这一次放权,或许将对中国汽车行业起到重要变化,将使得汽车企业和市场将有更多选择空间,也将促进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融合发展。

曾经:“求而不得”的准入资质

所谓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是指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资质,有了它,车企必须经过相关的审核批准,才能合法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

当时的准入规定,从企业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提高了准入门槛,并强化了安全监管要求,目的在于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自2016年3月16日有了第一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以来,至2017年5月22日,全国共有15家企业获得该资质。不过,诸如河南速达、国能新能源这种一直“难产”的车企也入列,产能过剩、申请企业实力不强、出现“僵尸”企业等问题被频频质疑,国家发改委后来几乎彻底暂停了资质发放。

此后,在发改委并未宣布暂停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申请的情况下,再也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获取此资质。

由于短期内申请资质无望,更多的造车新势力都选择收购资质或者代工模式进行生产。

例如拜腾通过收购一汽华利、理想智造收购力帆来取得资质,已经上市车辆的新特汽车,则通过一汽代工,而刚发布了S01车型的零跑汽车,则与另一家新势力长江汽车合作,后者已经取得生产资质。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以理想智造收购力帆的资质为例,分析了资质的重要性,“目前车企一些剩余产能,过度给新造车,也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李书福曾在2018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上,将“炮口”对准了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机制。

如今:大幅降低准入门槛

征求意见稿主要在10个部分对原规定进行了删减和修改,汽车大观做了重点摘要整理。

具体来看,此次修改工作最引人关注的,是删除了原规定中“设计开发能力”的大部分核心内容,把此部分调整为“技术保障能力”要求,只保留产品生产一致性和测试评价能力等基本要求。

原规定对“设计发开能力”的要求十分细致:除了要求有独立的设计开发机构,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数量、岗位分布都提出了要求,例如掌握全面的产品开发技术,甚至细化到某一车型技术路线应该掌握的技术列表清单,并对技术开发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开发工具、试制验证能力等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现在,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不再作为审核整车企业的核心指标,这意味着主管部门不再干涉车企所制造产品的来源,给汽车界研发共享打开了绿灯,也将大大降低获取造车资质的技术门槛。

同时,本次修改直接删除了“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暨取消了原规定中对之前已取得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重新审查的规定,取消了产品专项检验规定,以及需满足同类管理规定的要求。

放宽事前准入的重要举措,将为新能源整车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新的创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资质准入》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不同,工信部此次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准入——产销量规模规定并没有提及。

这也表明政策正在逐渐放手,鼓励充分的市场竞争。

未来:?“鲶鱼”争夺战愈演愈烈?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造车有得必有失,前期可以通过代工,尽量做减法来保证自己的优势和核心,“但长远来看,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资质。”

新规定实施后,或将有一批具有新资质的车企诞生,同时,那些前期获得生产资质,但至今没有量产的造车新势力,就可以彻底被市场抛弃。

而随着特斯拉国产化落地,外资品牌蜂拥入华,国内造车新势力陆续进入交付阶段,“鲶鱼”争夺战中的各路“神仙”业已蓄势待发,新政策的推动,或将导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再度洗牌。

车企间融合发展,也可能成为趋势。此次《征求意见稿》通过解绑“设计开发能力”,有望进一步推动产业内的专业分工,实现研发和制造的分离,促进汽车集团内部和集团之间的整合,以及汽车品牌运营商、专业代工厂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

这次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时间截止2020年3月10日。届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将相应做修改,重新公布。

种种趋势都表明,未来汽车市场的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激烈竞争不仅会为行业带来好的发展,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价值,消费者将是行业优胜劣汰的获益者之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独家丨蔚来落户合肥:一个现实的选择

[?亿欧导读?]?如果李斌能带蔚来走出困境,或许又将是一个新故事。

文丨郝秋慧

编辑丨张嫣

落户合肥,并没成为蔚来在资本市场上的一剂“强心针”。

3月3日道琼斯通讯社报道,花旗分析师Jeff?Chung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蔚来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股票的目标价也从6.80美元下调到了4.30美元。

2月25日,合肥宣布,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将落户当地,项目融资145亿元。但后者的股价并未如期待中一路上涨。3月2日收盘时,蔚来的股价为4.11美元,收跌0.48%。

“合肥或许是蔚来一个现实的选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

创始人李斌来自安徽,将蔚来中国总部落至合肥,被称为“情系家乡”的佳话。但根据亿欧汽车了解,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选择。

蔚来EC6量产项目在合肥启动/蔚来官方

在此之前,北京、武汉、湖州等多地皆有意向投资蔚来,但都没了下文。“蔚来在找江淮代工时,就有机会落户合肥;蔚来当时希望选择最有钱的北京,合肥也在积极引入大众。但两者都没成。”对此,接近人士如是说。

不仅是各地,此前包括广汽、吉利等车企,也曾都被传出或是蔚来的“白衣骑士”。在落户合肥的信息宣布之后,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在接受媒体访时补充,蔚来中国落户合肥,不等于蔚来要撤离上海。此外,蔚来“不排斥其他融资”。

对蔚来而言,“缺钱”只是表象。

NIO?House/蔚来官方

01?双赢选择

2月25日,合肥“云签约”了8个项目,涉及1020亿元投资。包括“蔚来中国总部”在内的4个项目超过百亿元,似乎抢了其他几家的风头。签约日当天,合肥官方曾经发布一条披露签约细节的微博:145亿元的融资金额将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10亿元用于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15亿元用于建设生产第二生产基地。此外,还表示:2020年,蔚来中国预计营收148亿元,上市3款车型;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但不久后,这条微博被删除。

紧接着,在次日,安徽省、合肥市一干高层领导,及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与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共同见证EC6量产项目启动。随后,江淮方面则发公告辟谣:未与蔚来有“混改”。这意味着,蔚来暂时无法借江淮新能源的生产资质和产能来打通整车能力。

虽然是一则利好,但似乎仍然存在诸多变数。这从双方对外官宣的重点似乎就能所见一二。

蔚来ES6换电中/蔚来官方

在合肥看来,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已是定局。但在蔚来公告内容中,将EC6列为重点,落户合肥一事仅一笔带过。随后蔚来发布公告,强调该框架协议只是初步的。李斌也透露双方约定在两个月内签署最终投资协议。

“在经历了北京、武汉、湖州等投资未果后,蔚来的回应是很讨巧的。李斌知道,在百亿投资真正落实之前,这一纸框架还是有风险的。”消息人士告诉亿欧汽车,“云签约的形式证明100亿是有风险的,但并不大。相关领导已经出面,为了大局,双方肯定朝解决问题、利好的方向去谈,按惯例,资金肯定是分期按节奏支付。”

蔚来当天发布的公告显示,合肥希望为蔚来在合肥的长期发展提供和资金支持,将中国总部落至合肥,进一步扩大业务,并与当地生态系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一说法,引发了大家对混改江淮新能源的猜测,双方随已辟谣,但未来也不排除其他形式的合作。蔚来与合肥合作不失为一个双赢之举。

这既符合国家发展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也顺应了制造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迁移的趋势。“蔚来落地合肥,是消耗过剩产能,不会造成剩余的浪费,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制造形成互补关系,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消息人士对此表示乐观。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张男

“可转债不偿还本金的情况下,这笔钱全部到位,可支撑蔚来到2021年中。”一位接近人士如是判断。与合肥合作,对于蔚来而言,或许能够缓解燃眉之急。而从细则上看,也对未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单车40万元价格计算,如若完成预计2020年148亿元的盈收,需完成3.7万台销量。2019年,蔚来销量为2万辆。在产品完善、品牌力增强的同时,销量增长在意料之中,但考虑到今年的疫情与宏观形势,接近翻倍并非易事。蔚来中国若在5年间要达到4200亿元营收,则需要105万台的销量,平均每年销量21万台。这对蔚来在产品迭代、用户运营、成本控制和量产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郝秋慧?

曾有传言,已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蔚来回科创板,若蔚来中国总部在合肥落成,可利用新公司的名义在科创板上市,也是另一方式的回归。

合肥方面虽已删除此条微博,但不排除这将是蔚来与合肥洽商的主要内容。落户合肥,除了高营收与高税收外,蔚来还背负了巨大的期待与压力: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车集展,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特斯拉主要对手。在当地眼中,蔚来除了加速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将担起合肥市甚至是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任。

市值50亿美金的蔚来,必须要成为第二个千亿美金的特斯拉。但如今,同时发展上海、合肥“双总部”,对它而言或许已经难免顾此失彼。

02?蔚来的痛,李斌的梦

“蔚来最大的挑战是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一位熟悉蔚来内部的消息人士如是告诉亿欧汽车。

创业是个坑,而如今,造车则是那个“最深的坑”。在造车的日子里,李斌这位曾经互联网领域的英年才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苍老。在五棵松体育馆NIO?day上的意气风发,成为了蔚来的高光时刻之一。

上市之后,这家新造车独角兽被迫“裸奔”。2019年第三季度,与特斯拉单车承担的销售管理费用(SG&A?selling,general?&?administrative?expenses)相比,蔚来以24.3万元的价格居高不下,是特斯拉4.3万元的6倍。特斯拉的综合毛利率高达18.9%,而蔚来为-12.1%。越卖越亏,成为蔚来的痛。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郝秋慧

表面上看,蔚来只是缺钱;但背后,蔚来缺乏的是一整套符合汽车生产制造规律的体系。“蔚来最重要缺的不是钱,而是一群真正懂汽车的专家,一套在产品、研发、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体系。”一位车企资深人士对亿欧汽车感慨,“互联网人造车的玩法确实与众不同。但汽车归根到底是桩制造业的生意,从研发到生产、管理到筹划、产品到服务,这家6岁车企做得还远远不足。”

2016年,蔚来宣布与江淮进行代工合作。消息一出,蔚来车未卖,品牌形象便在消费者心中打了折扣,“40万起买一辆江淮车”成了蔚来的一大槽点。但蔚来凭借在产品定位、品牌打造、用户运营上独具风格,以累计交付3.3万台的成绩,在新造车势力中位列第一。可独立建厂的一再推迟,蔚来的代工之路只能无限延期。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生产、制造,还是运营、服务,蔚来在诸多环节上都是“花大钱,办小事”,虽然博来了关注,但却并不是长久的生意。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蔚来已经开始瘦身。蔚来缺钱众所周知,可钱并不是其发展最大的短板。“除了钱之外,蔚来需要用更经济的方法运营公司,提升产品力和内部管理效率,并严控成本。”但眼下,为了延续造车之梦,李斌并不能停止为钱而奔波。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蔚来官方

“与合肥合作,并不意味着其他车企与蔚来合作的终结。与产业基金是两个不冲突的维度,蔚来或许跟产业资本有新的合作模式。”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

此前有传出吉利3亿美元入股蔚来,双方也未进行否认。但亿欧汽车获悉,对于蔚来的控制权问题,双方一直未能达成一致。相较于广汽,吉利想要的或许更多。“无论是之前传广汽、吉利入股,还是总部落户合肥,这些消息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蔚来是受资本认可与追捧的。”

李斌最近的回复也暗含此意: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融资的方法,我们相信能够获得足够的投资人的支持。有分析认为,熟稔于资本操作的蔚来是要把这个利好信息广而告之。“虽然短期内会有好的效果,若合作一直没有实质结果,面对投资人与股民,蔚来会遭受信誉危机。”对于蔚来而言,只有接下来的产品不断超越上一款车型,毛利率转正,蔚来才会真正走出危险期。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李斌距离“真正的企业家”,似乎都还差一步。

NIO?Pilot自动驾驶系统/蔚来官方

他是创业者,他聪慧、有野心。但经他手的企业,在上市后的股价都如出一辙。在将共享单车摩拜包装成一个情怀与商业兼具的生意后,李斌选择在最后的高点——以估值37亿美金的价格卖身美团,相较ofo后来的境遇,可谓全身而退。有人说:李斌穷过,所以会害怕,所以“知进退”。

对于蔚来,李斌已经倾注了不少心血。如今,与多地捆绑的蔚来,没有退路。如果李斌能带它走出困境,或许又将是一个新故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