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游记?

2.广东清远飞来峡的游记攻略

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游记?

游记攻略表怎么画-游记图怎么画

泻药。关于游记,各有各的写法,有的卖萌,有的叙事。我的风格和这两者都无关。在我准备新藏线游记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非常困扰我:骑行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自言自语,缺乏戏剧情节,那么如何编完三十天的游记呢?首先,第一个内容是写攻略。每天骑到哪里,到过什么地方,公里数如何,路面如何,爬多少坡,在哪里吃饭住宿等等。这些都可以写。例如biketo论坛上就有许多类似的攻略。其次,我可以大量摘抄历史资料。每个地方发生过哪些故事,有过哪些牛人路过等等。我在书店里遛过一圈,不少旅游书籍就是靠这个填充资料。一幅加一段历史,就是半页。至于这些历史和写得如何,是否真实,他们也不会去考虑。再次,我还可以多放撑页数,让大家忽略我文字的不堪回首。最后,我可以学习太史公,每天加点当日评论,各种反思各种抒情,这样也可以增加篇幅。这对旅行者的历史功底和文笔要求非常高。我这里推荐一下一哥们写的新藏之行,链接如下新藏行记-幸公拓有了这四点,通常一篇游记就可以成体了。剩下的就是雕刻细节,务求吸引人。不过,我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因为,没有做好的信心。攻略论坛上特别多,历史资料百度百科随便看,评论抒情什么的,不容易写好。这些都不是我能够做好的部分。所以只剩下了一块,就是贴照片。在决定写一本画册后,我需要决定画册的逻辑线是什么。我考虑过三个比较常用的逻辑线。第一个是时间线,每天做些什么,这是最符合人的阅读习惯。第二个则是空间顺序,即东南西北,这个相对比较抽象一些,如果没有按照路线介绍,很容易读的头昏脑涨。第三个则是事物的发展顺序,从简单到复杂,当然,写个游记如果这么复杂,那我也早已吐血而了。最终的顺序就是按照时间和空间,我列了个目录,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从新藏线的起点到终点。每个大目录下还有经过地点的小目录。虽然如此,还是有朋友说,需要一个线路图把地点给串起来。对于去过的人来说,自然前后顺序在心中。对于没去的人,一堆地名即使按顺序罗列,也是容易忘记头尾的。目录排列完,接着自然是内容了,好在我拍摄了上千张,稍微处理一下也是可以见人的。比如说下面几张,最后的成品就是一本画册了。文字基本惨不忍睹,主要是差强人意的了。-------------------------------广告一下--------------带你去看新藏线显示全部

广东清远飞来峡的游记攻略

  导读: 不久前我们去了一趟位于清远的著名风景区——飞来峡。早上我们从新华出发,巴士上广清高速后直奔清远方向

 不久前我们去了一趟位于清远的著名风景区——飞来峡。

 早上我们从新华出发,巴士上广清高速后直奔清远方向而去,约一个半小时后便进入了飞来峡风景区。司机带着我们一头钻进崇山峻岭之中,巴士盘旋而上又盘旋而下,司机和我们都捏了一把汗。当我们走下巴士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水面宽阔暗流涌动的北江,而这段长约九公里的北江就是著名的飞来峡。

 飞来峡一景

 飞来峡风景点颇多,如飞霞古洞、藏霞古洞、锦霞蝉院以及下游的飞来寺等像繁星点点数不胜数,而众多的石刻更为那些书法爱好者所青睐。根据有经验朋友的指点,我们搭轮渡过对岸,再乘坐风景区的小巴直上飞霞古洞来。下车后再跨过一座登极桥便站到了飞霞古洞的门前。飞霞古洞是清朝麦长天先生出资兴建的,是以道教为主,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修道场所。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其依山傍势层层叠叠,阶梯枕着屋脊,是游洞也是爬山。因为其建筑的独特格式,有人称其为广东的布达拉宫。该建筑群包括礼耕书屋、桃圆静室、养性楼、乐善山房等诸多景点。其或为一院落或为一陋室,但处处都有楹联,如“飞极原无极,霞天别有天。”、“礼法陶镕修士德,耕耘寄慕古人风。”、“报功崇徳,本正淙清。”等等,无不体现了古人“耕读传家”孝敬父母尊敬祖先的思想和要求乐施行善清心寡欲的心灵境界。洞内一处名曰麦长天故居,其中的`盆盆罐罐已无从考究是否麦老先生用过,但麦老先生的简历却使人惊叹,他不只是修建了飞霞洞,更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处捐资修建有寺庙道观。我突然明白了古人对于家的眷恋,对于信仰的崇拜,还有那些飘泊海外的华人正是用对民族文化的虔诚信仰来团结自己和教育子孙。这不就是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吗!

 再往上爬是长长的一段石阶,石阶陡而曲折,爬上几步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嘘嘘。对于我们这些生活稍稍改善就想贪图享受,不愿多行几步路的人,爬起这么长的山路来确是一个挑战。有人坐在石阶上休息,有人停下来品评山谷的野花和路边的石刻。数年来受雇于工作,不敢偷懒,然爬山的愿望始终牵挂心中。如今踏在这山路上,心中的兴奋如逢故友,以至沿途经过的凤凰楼都没有多看一眼。爬山是对人极限的挑战也是对人耐性的训练,山路艰难曲折,有人望而却步,也有人踌躇满志欲征服而后快,然欲速则不达,往往奋力冲上一段路就坐在路边休息,只有看后来者居上的份了。即便正常的行走,时间久了也会腰酸腿疼举步为艰,这时候就只有靠坚强的意志来支配自己一往无前,这正如大师们坐蝉,不堪寂寞之苦不忍肌肤之痛又怎能成为德高望重的宗师。我们上来一处山腰平台,这里有修行精舍和长天塔,有长天日出的美景,然而我们来的不是时晨也就无缘领略了。回望来路,那些楼阁亭台已掩映在苍翠欲滴的丛林修竹之中,空山人静,鸟雀啼鸣。修行精舍内传出出家人虔诚的颂经声,此情此景不觉使人静气舒心,爬山时的兴奋和喜悦慢慢沉寂下来,而逐渐升腾的是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对万物生灵的感叹。

 风景管理区的人员已经在这里挂上了游人止步的牌子,再往上已经无阶梯可登,也是人迹罕至地方了。然而爬山的兴致意犹未尽,有几位同行者附和我意,于是我们继续前行。此时已无山路可爬,有枯木横倒脚下,有攀藤植物拔出长长的茎紧紧抱住那些灌木和树干,扭曲着力争上游,有厚厚的落叶堆积脚下,让你不知是否有石块和树根。我们折枯枝为杖,依杖为刀,披荆斩棘,陡峭处只好拉着树藤拖着树干。如此蜗牛般蹒跚前行,上来山顶时汗水已经浸透衣服,同行的也个个汗流浃背衣冠不整。我们静立山顶任微风抚面,环顾四周只见群山起伏,苍苍茫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谷中云雾升腾,白云苍狗;远处的北江象一条白色的玉带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

 下了山来我们就在岸边的船上餐厅吃了午饭,风景区的服务也很有特色,鱼汤、清蒸、红烧和糖醋,几乎吃的都是鱼。下午我们决定租船去下游几公里的飞来寺看看,船行江上轻盈如燕,江水清澈如玉;两岸有巨石壁立,有沙滩如雪。至今无缘瞥一眼长江三峡,这素有小三峡之称的飞来峡能否了却心愿呢!江风扑面吹来,两岸青山随风退后而去。远处有悠扬的锺声传来,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来。惊喜自己已漫游于美妙的画境。

 来到飞来寺脚下,我们泊船上岸。而呈现面前的却是残墙断柱,一派狼迹,更无大雄宝殿钟鼓楼藏经阁之类的建筑。那是1997年5月8日的事情,一场千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袭了飞来峡地区,巨大的泥石流顺着山谷直冲下来,临江背谷的飞来寺就这样连同11名僧尼及上千件文物被冲进滔滔的北江。那是我国佛教界的一次灾难也是古国文化的一大损失。如今只有巨大的木架下挂着一口大钟在那里,人们只能从那悠扬的钟声中追寻历史的足迹聆听飞来寺优美的传说。值得高兴的是飞来寺的重建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规划中的飞来寺将更加雄伟壮观。

 天色渐晚,我们乘船逆流返程,小船艰难爬行,正如我们依依不舍的心情;钟声渐渐远去,请留下我们真诚的祝福:飞来峡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