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佛殿中供奉的什么佛像?

2.大隐隐于市?大佛寺

龟山寺开门了吗,龟山公园大佛寺供奉什么佛

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三世佛。

三宝佛也称三世佛, 三个佛世界的佛, 中间是裟婆世界的中央现在佛 释迦牟尼佛, 左胁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胁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称横三世佛。寺庙大雄宝殿所供一般三宝佛,或者华严三圣。

一、三身佛,即清净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佛(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佛或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二、纵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

三、横三世佛,即西方阿弥陀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或西方阿弥陀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例如,德政禅师所住持的少林禅院大雄宝殿就是供养的西方阿弥陀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

扩展资料: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起来的,因此三世佛有纵横之分。横三世佛指东方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

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纵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大佛殿中供奉的什么佛像?

位天王殿正北,是前半部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座基高1.4米,用青石雕砌成须弥座式,殿前设月台,前后各出三阶,月台东西各出一阶。月台及殿基各角设石雕螭首,月台上置大型铜鼎四个(现存鼎座)。大殿面阔七楹,进深五间,中央五间设隔扇,两边尽间装槛窗,殿后中央三间设隔扇,东西四间封实墙。大殿为重檐歇山屋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殿脊正中置铜镏金舍利塔,下桅为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上檐正中县:“大雄宝殿”陡匾,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写,汉文为乾隆御笔。下檐正中悬黑泥金漆匾,乾隆御笔“金轮法界”。殿内供奉主尊竖三世佛,中为现世佛释迦牟尼,西为前世佛迦叶,东为后世佛弥勒。每尊佛像高4.9米,置于高2.9米的石雕须弥座上。像前设供桌三张,上摆七珍八宝五拱,供桌两边设木制镏金塔两座,每座供藏泥漆金佛56尊。东西两侧神台上供木制十八罗汉,山墙上绘十八罗汉壁画。北墙壁画为八大菩萨,从东往西依次是:普贤、文殊、弥勒、金刚手、虚空藏、观世音、地藏王、除垢障。释迦牟尼像顶部高悬“仁佑大千”御匾。三世佛中间抱柱挂巨幅楹联一对,为乾隆皇帝手书。上联“福溥人天阿耨耆开紫塞”,下联“妙涵空有 拥金绳。”外圈立柱楹联两副,一副是“镇留岚气闲庭贮,时落钟声下界闻”。一副是“虚无梵呗空中唱,缥缈天花座上飘。”后檐联是“震亘教宏宣广刹昙霏普资福荫,朔陲功永定新潘鳞集长庆宁居。”大雄宝殿前面东西各置配殿,东配殿面阔五楹,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内供三尊藏传佛教密宗金刚护法神。从左至右依次为:吉祥天母,藏名班达拉母(详见普陀宗乘之庙注释);大天黑,又名六臂护法尊;降阎魔尊,又名能怖金刚、阎罗敌。西配殿与东配殿形制同,内供菩萨3尊,北为文殊骑青狮,中为观音骑朝天,南为普贤骑白象。

大隐隐于市?大佛寺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雄宝殿中除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外,有的寺院还会在大殿内供奉三世佛像。

佛像一般有两种组合形式:从时间上讲,为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末来世弥勒佛,俗称“竖三世佛”或“三时佛”。他们在佛殿的布置是:释迦佛居中,迦叶佛(或燃灯佛)居释迦佛右,弥勒佛居释迦佛左。

从空间上讲,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俗称“横三世佛”。他们在佛殿的布置是:释迦佛居中,阿弥陀佛居释迦佛右,药师佛居释迦佛左。

坐落在广州市繁华北京路的大佛寺,是这片区域里保留下来的其中一座古迹。始建于南汉,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如今是广府五大丛林之一。

白天的大佛寺路过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平平无奇,就是一栋普通的建筑。但是到了晚上,灯光打开之后,你会被它的辉煌宏伟所折服。在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之时,灯火辉煌映衬在百年柚木寺的外表上,给人视觉上带来十分的惊艳,高大的岭南风情建筑加上暖色调的灯光,不少人看过之后都觉得这里跟重庆的洪崖洞有异曲同工之妙,像是现实版的“千与千寻”取景地。

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刘龑所建的新藏寺到了宋代的时候,寺庙已经不复存在,到了元代,人们在新藏寺原址上建了一座福田庵,明代时又将庵扩建为龙藏寺。不过,这寺庙也真是多灾多难,清军入广州城时进行了大屠杀,当时被作为官府办公之地的龙藏寺被清军一把火烧掉了。那么,现在的大佛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便要提到一个人:尚可喜。

据说,尚可喜的历史地位可与吴三桂齐名,他攻下广州城后,对广州城进行了屠城,后来甚至还让那些没有被屠杀的广州人对他磕头谢恩。这个人对广州犯下了滔天大罪,虽然他拿下广州城后,被康熙皇帝封为“平南亲王”,但他自知罪孽深重,愧对广州城那些被屠杀的冤魂,也许是为了求得心安吧,就自己掏钱在龙藏寺的原址上又重新修建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就是现在的大佛寺。

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重建的大佛寺,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伽蓝殿以及“佛境”、“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

文革后,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大佛寺重新开放。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并着手重建。经努力,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各高6米重10吨,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

大佛寺内可以进入参观、祈福、拜神,路过的朋友可以免费进拜,为自己和家人祈福。据说里面还有自助素食,品类繁多,用心制作,打破了人们对素食的刻板印象。

大佛寺的名字源于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三尊“三世佛”。中间的是如来佛,代表现在;其右手边的是药师佛,代表过去;其左手边者为弥勒佛,代表未来。佛像由黄铜铸造,成于康熙初年,各高六米,重十吨。由于过于庞大,每尊分成五段铸造再焊接而成,每段衔接准确且接缝细小,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此外,大佛背面还有一座高4米,重5吨的观音像。四尊铜像在文革期间被拆除,后被转往六榕寺供奉。现在的佛像是后来按原样重新铸造。

大佛寺以大佛得名,在广州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记。传说清末广州有名为天然居的茶楼,有人出一回文联,上联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广州谐趣文人何淡如看过后,作出下联: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时过境迁,天然居早已不存在,但“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一含有浓厚粤语味的名句却在广州代代流传。

除了积极从事宗教活动,大佛寺创办了广东省内第一家面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佛教图书馆,并在2003年成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分馆。目前图书馆藏书达到20多万册,10万余种。其馆藏资源以佛教经、律、论及其注解、疏记、教理的书籍为特色,其中有《大藏经》15种,23套,包括《乾隆大藏经》、《高丽大藏经》等。非佛学类图书则以文史艺哲为主。自建成以来,图书馆共接待借阅信众500多万,已成为大佛寺重要的文化名片。

大佛寺还以文化建设为依托,先后办起了念佛堂、儿童经典诵读班、岭南古琴学习班、大佛寺海螺梵乐团、临终助念团、中外佛教交流讨论会、英语佛法讲修班、八关斋戒传授组、高校校外实习基地、读者俱乐部,以及青年禅修班。这些成就虽不是那么具有轰动效应,但它却给当下备受关注的寺院影响带来一丝清风。

■行走在宋、元、明、清、现代层层相叠的北京路路面上,仰望着气派豪华的大佛寺,竭力循迹广州城的沧桑历史。始建于南汉,损于宋,重建于元,扩建于明,毁于清军入城…再建于屠城后…焕新于如今—大佛寺现在这般禅俗相融,物心一共,也是到达了新境界。

无论你是匆匆一游的过客,或是诚心敬意的香客,辉煌的大寺灯火总能让你伫立许久。点一盏祈福油灯,听一刻经卷唱诵,立于大庙之中,逃离繁华片刻却又恍如隔世。直到周边闹市的喧嚣将你拉回人间,此刻发现这便是大隐隐于市的修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