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又一世界之“最”!秦岭国家植物园今年运营!

2.榆阳将打造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汽车产业园|西部地区

沙漠公园规划设计,沙漠公园好玩吗

沙漠的成因,一是降水量不足,二是土壤松散,以粗砂为主。三是人工破坏。其中降水量不足是决定性的因素。

明确了沙漠的成因,回头看一下毛乌素沙漠是怎么形成的。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年均温度6度左右,海拔1100-1300之间,降水量250 400mm。这个降水量在亚洲季风气候带来说,属于温带草原的水平。毛乌素沙漠 历史 上确实并非沙漠。 历史 考证,5世纪时毛乌素南部,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当时这片地方应是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好牧场,否则也不会成为匈奴人的中心。后来由于大量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地。毛乌素沙漠是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扩展而成的,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所以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应该是以人工破坏为主,自然气候变迁不是主要因素。

既然毛乌素沙漠的形成人的因素是主要的,那么通过对人类的行为的调节,让毛乌素沙漠重新变成草原就是有可能实现的了。

现在毛乌素沙漠改造的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提倡种树,这个不对。因为本地区降水量对于树木来说不够,例如对温带稀树草原来说,降水量要达到350~500毫米才行。现在毛乌素地区一些地方种树比较成功,其实是通过引流灌溉实现的,也就是把a地的水搬到了b地用于灌溉。这种做法对于局部改造没问题,但是整体改造就做不到。

毛乌素沙漠地区改造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办法还是封沙育草。只要减少开垦活动和畜牧养殖,依靠天然降水,不用太久就会形成大片的草地。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曾经在宁夏毛乌素沙漠边缘进行过封沙育草的实验,只封闭了46平方公里的面积,经过6年,封闭区的草的密度就达到了4.6kg/m2,而自然放牧区还达不到0.2千kgm2,变化是非常惊人的。

改造毛乌素沙漠是良好的愿望。要达成愿望还是一要尊重自然规律,二是要依靠科学,三要有耐心,不要为了政绩一哄而上,搞一些看着好看实则无用的工程。

也许再过十数年,我们就不能在称之毛乌素沙漠了。治沙人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将这个沙漠给解决了。荒漠变良田,整个生态环境的恢复对于当地生活的人们来说绝对是好事。也证明了一件事。人进沙退事在人为。

毛乌素沙漠的前身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据考证,古时候这片地区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是人类将这一块绿洲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在汉武帝时期卫青攻占了河套地区,重新占领了毛乌素。地方上,汉武帝建西河、朔方、云中、北地、五原、上郡,共辖115县。随后,汉武帝把七十万平民迁到毛乌素地区,建立军营。开始了有计划性的屯垦工作。

此后的2000年时间,毛乌素在经历了各种的大战之后,终于将绿洲变成了荒漠。

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对于土地无节制的开采。这是最大的原因。

治沙人的功劳

1959年以来,人们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以愚公移山的信心开展了这场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历经数十年,沙漠变绿洲,这是我国治沙 历史 中值得被铭记的壮举和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几十年来的治沙人的付出。

人们相信总有一天黄河水会变清,那么就从治沙开始。

治沙这七十多年来,陕西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的面积。森林覆盖率也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陕西的绿色版图北进了400多公里。

今天,毛乌素地区的沙化治理率已达到了93.24%,这片沙漠生命将尽,即将退出 历史 舞台。

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好好的治理,毛乌素沙漠不会彻底的变成草原或者森林,但是沙漠的面积会逐渐缩小的。

在内蒙兵团时,那时从师部乌拉特前旗到团部所在地乌梁素海边的坝头约50公里,沿途都是连绵起伏的沙丘或小块儿的草滩,看不见房屋,只能偶尔看到一座帐篷。

那时把沙丘和乌梁素海隔开的,就是团部和连队的一些生活设施。

30多年后当我们再重返那里时,从前旗到坝头沿途看到的是一片一片的向日葵和玉米地,我们被震撼了,从来没有想到大片的沙丘会变成田地,能种植经济作物和庄稼。而我们在那里时只有连队的小片的菜地,种点土豆和西红柿等。

所以只要观念改变了,技术手段上去了,沙漠的面积应该会逐步缩小的,生态环境也会改变的。

我文后所配的是前两年去内蒙商都县时拍的,当年我在那里工作时,虽然那里不是沙漠,但是贫瘠的土地上每亩只能收几十斤莜麦或者收点土豆、圆白菜,这次去看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种着成片的甜菜、向日葵,还有小面积的莜麦。

一切都在改变着,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毛乌素沙地,不同于沙漠。沙层厚约1米,沙层下是土地。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不仅沙化终止,而且绿化成效显著。这是中国与沙漠化斗争的巨大成就。希望有一天,地图上标注的不再是巜毛乌素沙地》,而是《毛乌素草原》。向全国各路治沙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万里长城恒陈在沙漠南缘。

当年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就修建在此地。由榆林向北延伸到成吉思汗陵附近就上国道。虽然只有几十公里,但建设者成就感十足。

通车后不久,我有幸乘车经过,高速两旁黄沙堆积,大有随时吞没公路之势。路边停车,光着脚爬上高高地沙丘,满目苍凉,连绵的沙丘望不到边际,沿途几乎没有植被,松软的沙地上清晰的留下一串串动物的脚印。

当时整个陕北就这二十几公里高速,未通车之前国道经常被流沙覆盖,经榆林前往包头、呼和浩特的车辆,宁可绕道山西,也不走毛乌素这一段。

时间大概到了2016年,我和家人由包头驾车返回西安,路线是G65包茂高速,当年的沙漠公路已经并入此高速,是必须经过的。我对爱人说:带你看沙海去。

车过成吉思汗陵,公路两旁绿色植被覆盖,完全看不到沙丘。我以为走错路了,但沿途的地名没错啊?在一处能停车的地方,沿着脚感实在的沙土地登上高处,满目绿色,沙柳、梭梭一眼看不到边。直到榆林市也没看到一处沙丘,家人不断笑着问我:你说的沙漠公路呐?

后来又到横山县的白城,大片的绿植覆盖着曾经的沙丘。差点被风沙逼着搬迁的县城,稳稳座落在原地。让人深刻体会到,人进沙退是当地群众实干出来的,靠嘴吹不出来。

是时候下决心了:“游牧”这一种落后且严重破坏环境的生产方式,早该彻底结束了。

毛乌素的治理改造,逐渐变成草原或森林,其实只是恢复它本来的面目而已。

以前的毛乌素沙漠,曾是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

但这一地区的生态是脆弱的,土壤并不深厚,表面的草皮一旦被破坏,下面的沙砾就露出来了。

后来因为过度的开发(包括垦荒和放牧),毛乌素地区的植被越来越差,以至于丧失殆尽,形成了沙漠。位于沙漠前沿的榆林城,曾因沙漠逼迫,不得不多次搬迁,留下一个“榆林三迁”的无奈故事。

毛乌素沦亡史

这里曾是匈奴人活动的中心地带。秦朝大将蒙恬带领30万秦军,北逐匈奴,所夺下的就是毛乌素沙漠所在的河套地区。损失了这一地区,使匈奴人“六畜不蕃息”。

秦汉时期,这里应该还是优质牧场的,拥有大片草原和森林,也曾经开发过农田。

秦汉以后,因战乱和环境恶化,这里的农田被毁弃,成了彻底的游牧区。到了唐代,这里已经出现沙地。据专家论证,唐代“昭武九姓”在这一地区的过度放牧,是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的重要原因。

唐代以后,沙漠像牛皮癣一样逐渐向南扩展。而到了明、清时期,这里已彻底成为茫茫沙漠。因为长城穿过毛乌素地区,在明朝中后期,长城下经常流沙堆积,骑马就能翻越长城。明朝政府不得不筹措巨资来为长城“扒沙”,否则游牧民族“虏骑出入,如履平地;掠我财物,*我妇女”。

直到新中国建立初期,毛乌素沙漠仍在扩大之中。

所以,毛乌素沙漠的治理,绝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不向沙漠进攻,沙漠还要向我们进攻,可以说治理沙漠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中国反攻沙漠的历程

从1959年开始,中国政府和人民展开了对毛乌素沙漠的反攻。这一过程是艰巨的,曲折的,也是成效显著的。

经过治理,榆林城外不再是茫茫沙海,而是杨柳成行的“塞上绿洲”。

榆林市已建成165处万亩以上的林地,4条、总长1500公里的防护林带,造林1629万亩,使境内的林草覆盖率从0.9%提升到25%,7成的流沙得到固定、半固定。

而整个毛乌素沙漠而言,80%的面积已得到治理。可以说,这个沙漠已经可以从地图上划掉了。

游牧该结束了

毛乌素地区为什么从优良牧场变成了沙漠?过度垦殖就是原因。

虽然开荒种地也破坏了这里的生态,但那是个别 历史 时期的事了。真正破坏这里环境的,是长期过度游牧造成的。

在相对贫瘠的草原上,游牧是先民们发明的生存方式。 草原先民们赶着牛羊,在广袤的亚洲中部大草原上放牧。当一个地方的草地被消耗殆尽的时候,就赶着牛羊去别的地方。

这种生产方式,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游牧民族,从匈奴到鲜卑,到突厥,到契丹,再到蒙古。但是,这种生产方式也破坏着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使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戈壁和沙漠。

如今,世界正在快速地进入现代化,农业已经进入机械化时代,生产方式和一百年前有了巨大区别。而在我国,这种变化发生在近30年间。而游牧业变化要小得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游牧”这一种落后、低效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了。 在 科技 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粮食生产完全能保障全国人民温饱的今天,游牧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从中国分离出去的蒙古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比的范本。蒙古经济落后,大量人口仍在从事落后的游牧业。游牧导致人民纠纷不断,且产值并不稳定,因为气候变化对它的影响极大。

而牧业只是蒙古的经济支柱之一,现在蒙古国的经济越来越偏重于矿业。

可以说,蒙古国的经济状况并不 健康 ,落后却又割舍不掉的游牧业就是重要原因。环境恶化导致牲畜数量下降,牧民收入减少。收入减少,就迫使牧民更加努力地超载放牧,从而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

蒙古的自然环境破坏严重,沙漠化趋势明显。据说,蒙古国的河流,在以每年400条的速度干涸掉。如今,我国北方每年春季的沙尘暴,沙土的源头大都是蒙古国。

回头审视我国,少量游牧人口仍在大片国土上游牧,经济效益极低。但游牧对环境的破坏却是显而易见的。说难听点,游牧就是这代人挣了钱,却让后代子孙难以挣钱。

我去西藏 旅游 ,发现拉萨附近的荒山特别多。但实际上,这一带海拔并不高,纬度也不高,雨量还很丰沛,雅鲁藏布、拉萨河等河流纵横交错。但为什么山都荒了呢?恐怕就是因为 历史 上拉萨一带人口就很多,长期过度放牧导致了水土流失。土没了,再停止放牧,草也长不出来了。

考虑到高原上瘠薄的土壤情况,如果不采取措施,上面的景象就是将来整个青藏高原的景象。

如今,拉萨周边的一些地方,正在用下面这种艰难而代价巨大的方式,试图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而我国的游牧人口,其实是很少的。作为一个人口14亿、经济全球第二的泱泱大国,完全有实力转化游牧人口,把他们分流到现代农牧业、 旅游 业等业态里去,既可以清除游牧业态的负面影响,又能让现有的游牧人口过上更好的生活。

事在当代,功在千秋。这事做得越晚,代价就越大。

毛乌素沙漠现在其实已经差不多不存在了,一方面是人工植树,另一方面就是明显的气候变化。

比如敦煌的鸣沙山上,2015年我去的时候还是漫漫黄沙,根本没有任何植被,但去年的新闻报道说,已经长出来了草。

要注意,鸣沙山上的草不是人种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

除此之外,今年夏天郑州、新乡、焦作等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陕西汉中、安康等地,甘肃庆阳、平凉等地,都遭遇了强降雨过程。甚至连塔里木盆地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今年都遭遇了洪水。

而科考数据显示,800毫米等降雨线已经在去年强行翻越了秦岭。

大家都知道,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传统的南北分界线,也是降雨量的分界线,这条线以北因为降雨量在400到600毫米之间,所以只能种麦子,这条线以南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所以可以种水稻。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已经十分明显,北方大量的沙漠可能都会出现变化,不仅是毛乌素沙漠可能要消失,先变成草原,然后逐步变成森林,甚至更靠北一些地区也会有明显变化。

按照一般的 历史 记载来说,这是唐宋时期才出现过的景象,也就是中国比较强盛的时期,而明朝之后出现了全球变冷,也就是小冰河期,导致全国各地频发各种自然灾害,饥民遍野,王朝崩溃。

而现在,随着八百毫米等降雨线翻越秦岭,传统的南北分界线也会随之向北迁移,四百毫米等降雨线同样也会继续向北迁移,也就意味着气候影响之下的中国地理板块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

那么相应的,如果出现北方降雨量明显增加,四百毫米等降雨线明显北移,那么传统的长城线以北的许多地方,原本只能种草的地方,现在可能就有希望变成农田了。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粮食供应问题,可能会缓解,南方部分中心城市的农田保护可以放松一点。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缓解,这些地方的人口可能会逐步增加,经济也可能会变得更好。比如新疆,尤其是北疆,原来许多盐碱地和戈壁滩,可能会逐步变成农田,那么人口承载能力就会提高。

这些都是有利的变化,但也会带来许多不利的问题。

但这也会带来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北方许多地势低洼,排水不力的地方,需要抓紧挖一些河道,疏通排水管道,提高排水设施的排水量,尤其是郑州到安阳这一带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都面临这个问题。

7月20日,郑州暴雨,死亡加上失踪达到三百多人,这同样也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结果。北方的城市以前因为降雨量相对比较小,所以对排水设施不够重视,现在就要重新规划、设计和建设了。

其实不光是河南和山东西部一带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同样的还有整个华北,地势平坦,曾经存在过的大量河道这些年都已经消失了,那么现在是不是要重新挖开,增加这些地区排水、蓄水的能力?

还有南方的问题,北方的降雨量增加了,南方的一些地方可能会出现干旱。比如过去这几年里,南方一些地区就出现过干旱,江西前几年甚至出现了鄱阳湖面积大幅度萎缩的局面,湖底直接裸露出来。上海也曾经出现过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情况。

总之,如果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现实,那么现在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应对这个变化。而且,这种应对需要通盘考虑,统筹应对,而不能各自为战,各行其是。尤其是在华北地区的排水问题上,需要重点规划和建设。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多少年

多少代

沙进民退成常态

中国人偏偏不信这个邪

誓言奇迹双手创

逼退沙海现绿舟

数代人艰苦卓绝奋力拚搏

创造人间奇迹

人迹罕至沙尘滚滚的毛乌素沙漠

居然

处处翠绿

朵朵花香

由衷感悟

人民群众蕴含着无穷创造力

故,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蹬攀

#凌远长著#

毛乌素沙漠大约一半面积分布在榆林市境内,所以以榆林为例来回答。榆林由曾经的沙漠之城“驼城”变为现在的“国家森林城市”,是几代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植树造林,不懈努力的成果。这里引用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的一句话:“榆林绿,是草灌锁沙的绿,是‘久久为功、科学治理’的绿。与全省其他区域比,榆林绿还只是浅绿,但它,代表了塞上明珠的新生与未来。”

一.国家级沙漠森林公园代表

1.定边县马莲滩沙漠森林公园

2.榆阳区巴拉素国家沙漠森林公园

二.省级森林公园代表

1.榆林沙地森林公园(榆阳)

2.红石峡森林公园(榆阳)

3.白云山森林公园(佳县)

4.金沙湾森林公园(佳县)

5.陕西省龙湾森林公园(绥德县)

三.草原代表

1.神木小保当草原

2.神木尔林兔大草原

四.展望未来

虽然暂时来讲榆林只是浅绿的森林或草原,但是我相信通过代代努力、久久为功,沧海桑田的 历史 演变还会发生,榆林的森林或草原必然会由浅绿走向深绿。借用榆林一个V(胜利)字型天桥表达期待,榆林生态环境必将会从现阶段的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绿水青山、森林成片、草原广袤的新榆林在等待着我们。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总面积4万平方公里左右。 历史 上毛乌素是个水草丰美风景迷人的地方,但由于气候变迁和人为过度开垦,到明末清初时期,毛乌素彻底变成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解放后,为了控制毛乌素沙漠的恶化和蔓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就开始在三北地区建设防风林带等沙漠治理工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毛乌素沙漠不但得到了有效控制,植被恢复也初现可喜效果。特别是最近几年,毛乌素沙漠基本上已经被绿色覆盖,植被开始加速恢复状态。究其原因,第一个是不懈的治沙努力,第二个是天公作美。

第一个原因有目共睹,所以绝大部分人把毛乌素沙漠的变迁归结与此,其实,第二个原因天公作美才是根本原因。因为第一个原因只能控制,第二个原因才是将毛乌素沙漠彻底脱沙变绿的根本。

2019年等量降水线图

从这张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毛乌素沙漠已经被400毫米降水线覆盖,也就是说,毛乌素沙漠已经脱离西部干早少雨区,进入东部温暖湿润区,完全具备了大型植被恢复和农业耕作条件,因此很多人感慨,毛乌素沙漠将会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消灭的沙漠,很快会变成一个水草丰美的绿洲。

一天天变绿的毛乌素沙漠

由于地球气温的升高,促使暖湿气流大幅度的跨过太行山脉和泰岭山脉向西北内陆挺进。有业内专家学者通过计算对比,得出了一个今人慨叹的数据,400毫米等量降水线,在最近五年内向内陆推进了将近300公里,不但为中国治理沙漠等恶劣环境提供了先天的保障条件,还凭空为中国制造了最少5亿亩耕地。真是老天不负有心人!

未来十年400mm等量降水线预测图

有关专家技术人员通过对大数据分析研究后认为,如果地球气温不停止继续升高的脚步,那么等量降水线也不会停止向中国内陆挺进的脚步,甚至在五年内,400毫米等量降雨线就可覆盖整个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地区,直接占领阴山山脉和贺兰山山脉,不但毛乌素沙漠将变成又一个塞上江南,整个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都会变成物产丰富,环境宜人的水土丰饶之地。黄河也会变成清澈迷人的蓝色之河。

毛乌素沙漠今昔对比图

可以说,毛乌素沙漠的每一个可喜的进步,都是人类主观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晶,天公作美,为我们的执着锦上添花,有理由相信,毛乌素沙漠变成草原和森林的日子就在眼前!

西安又一世界之“最”!秦岭国家植物园今年运营!

甘肃武威的名胜古迹

武威市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又称雍凉之都,中国地级市。下面我整理了甘肃武威的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武威名胜古迹盘点

甘肃武威的名胜古迹1:姑臧山

姑臧山(武威莲花山)先秦时期月氏与匈奴部落属地,主要是姑族部落,山下城池因此得名姑臧城(凉州城),其上建筑始建于西汉时期,位于祁连山的冷龙岭一脉,海拔2700米,山底海拔是1800米,距离市区十三公里,山势雄伟,奇峰环列,层峦叠嶂,四面险峰从远处望去,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 ,是河西走廊唯一修在海拔1800米的古迹,兴盛于东汉,东晋,十六国和隋唐时期,西夏,明代,清代,民国时期都有大规模修缮,毁于建国以后。

姑臧山除接引寺外有莲花山大寺,一度是河西走廊最早最大最有名的寺院之一,是研究西域佛教、汉传佛教(小乘教法)的见证,是西域佛教与汉传佛教融合的历史见证。从隋唐时莲花山扩建,一直到明代还有保留有完好的佛教寺院和道教道观70多座1000多间,供奉有古印度佛像,藏传佛教佛像,出自阐教截教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三百六十五路邪神,有成庞大体系的佛道诸神诸佛庙宇,气势恢宏。

唐代道世(668 ~683)所著《法苑珠林》载,佛祖舍利有十九所在中国,此处就是史书记载的凉州姑臧故塔,其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山上尤其以唐宋时期的 壁画 最为精美,菩萨栩栩如生,佛陀超凡脱俗,这些壁画充分展示了不远万里来自西域的 绘画 大师精湛的技艺,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巧夺天工,可惜全部毁于破四旧时期。

甘肃武威的名胜古迹2:白塔寺

白塔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岸的白塔山上。白塔山在黄河北岸,海拔约1700米,因山巅有白塔而得名。山上峰峦叠嶂,下有玉迭、金城两关,形势险要,为古代 军事 要冲。山上楼台、回廊上通下达,有"凤林香袭"的牌坊,有依山而建的罗汉殿,有三星殿和白塔寺等等。

白塔山在黄河北岸,海拔约1700米,因山巅有白塔而得名。山上峰峦叠嶂,下有玉迭、金城两关,形势险要,为古代军事要冲。山上楼台、回廊上通下达,有"凤林香袭"的牌坊,有依山而建的罗汉殿,有三星殿和白塔寺等等。

明代所修白塔,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塔基,高约17米,为实心砖塔。每级每角均有翘起的砖刻小龙头,下系风铃,随风飘荡,声清音脆。塔的外表垩饰如雪,故称白塔。白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毫无损伤,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

白塔寺内有“镇山三宝”,一为象皮鼓,二为青铜钟,三为紫荆树。象皮鼓相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 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千克,现存寺内;枝繁叶茂的紫荆树系后人重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甘肃武威的名胜古迹3: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是1969年由当地农民在雷台老槐树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国宝级文物中国 旅游 标志马踏飞燕一尊和铸造精致的铜车马铁骑(一说是车马武士仪仗)九十九尊,组成了一支东汉装备精良的铜车马骑兵方阵而驰名中外

雷台汉墓有正寝便殿。正寝的作用主要安墓主神坐,为墓主灵魂正常起居之处,由供奉的宫人如同对待活人一样侍奉;便殿是正寝的附属建筑,主要供奉主灵魂来此游乐。

甘肃武威的名胜古迹4:马踏飞燕

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 文化 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

甘肃武威的名胜古迹5:汉代古井

曾出土“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里的一口汉代古井长期以来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此井居然“见钱眼开”:能将扔进井里的钱币神奇地放大。古墓里的古井有何作用呢?据专家介绍,墓室主人在墓道中凿井,寓意着富有和尊贵。

古井位于雷台东南角,距墓道入口2米处,贯穿了整个夯土层,与墓道相邻,一直修到古墓中。古井深12.8米,是用典型的汉代古薄砖砌成。底部以“人字形”方式砌成,在我国考古中也不多见。据考证这口古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干涸。

这是一口用砖堆砌而成的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井壁的砖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只有井底的部分壁砖仍保存良好。经过测绘,工作人员发现它并不是一口垂直的井,开口处直径0.95米,井底直径0.86米,而井中部的直径达1.15米,古井整体呈腰鼓状。

甘肃武威的名胜古迹6:雷台湖

雷台旁侧的雷台湖,在干涸20多年后,又 自然 复苏,重放光彩。泉水叮咚,碧波粼粼.溪流潺潺。四周绿茵漫地,柳杨婆娑。天地之造化加上武威人民的辛勤建设,使雷台这个铜奔马的出土地旧貌新颜交相辉映,引得大批中外学者、游客留连忘返。

猜你感 兴趣 :

1. 甘肃名胜古迹导游词3篇

2. 武威周边自驾游攻略

3. 甘肃旅游景点介绍

4. 甘肃概况导游词3篇

武威市有什么景点?

武威沙漠公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凉州白塔寺,天祝祁连冰沟河,雷台公园,武威文庙,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

武威的旅游景点有那些?

1,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市博物馆),AAAA级景区,位于武威市城区东南部,坐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武威文庙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

2,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又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3,海藏禅林

海藏禅林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河西走廊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梵宫之冠”。

4,摩天轮主题公园

此主题公园是以摩天轮为园区核心,集体验观光、休闲游乐、生态建设为一体,水陆空多空间、多角度、多层次的大型文化游乐综合体。

5,天马湖

天马湖景观,南起连霍高速公路桥,北至拥军桥,全长7.14公里,东西两岸以堤防为界,对河道进行防洪改造和景观设计。河道两岸统一规划设计,增设景观绿化等设施,突出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旨在打造具有突出地方特色和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园林景区。

百度百科-武威

武威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武威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武威文庙

2、白塔寺

3、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

4、武威雷台景区

5、天祝三峡风景区

6、武威马牙雪山

7、天梯山石窟

8、武威沙漠公园

9、莲花山

10、武威西夏博物馆

部分景点推荐:

一、武威文庙: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172号,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成,兵部右侍郎徐_主持,总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

二、白塔寺:白塔寺,又名百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腾格里沙漠南缘,占地面积186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绿地率80%,园区以“荒漠、野生、珍稀”为主题,以西北珍稀野生动物为特色,展示各类动物95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动植物观赏、科普教育、园林艺术等为一体的荒漠野生动物园。

四、武威雷台景区:雷台公园位于武威市北关中路,主要标志为铜奔马。其中雷台湖是本园主要旅游景点,湖中有雷台,黄土垒筑,上有雷祖庙,为清代建筑。周围多泉,汇流成湖。湖周杨柳,台上古柏巨槐,翳天避日。

五、天祝三峡风景区:天祝“三峡”地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南部,深处祁连山腹地,东西横向63公里,南北纵向68公里,总面积162万亩。境内山高谷深,地貌奇特,山势峻险,怪石嶙峋。民族风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

武威旅游景点介绍 武威旅游景点有哪些

1、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位于武威市区东侧约20公里处,曾经是甘肃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现在成为武威市最大的动物园。动物园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端,又有湖水树木,环境优美。

2、武威温泉度假村: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五沟村,开创了河西走廊温泉养生康体之先河。

3、雷台公园:雷台公园位于武威市市区北侧,是武威市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著名的雷台汉墓就在这里。雷台汉墓是汉朝时“守张掖长张君”之墓,墓主算是汉朝时的一方守将。使这座汉墓闻名天下的原因是这里出土了中国旅游标志物-也是甘肃省博物馆著名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铜像。

4、武威沙漠公园:武威沙漠公园位于武威市区东侧的清源镇,距离市区车程约25公里,是一处以沙漠为基础修建的公园。公园紧贴沙漠,却像是沙漠中的一座绿洲,这里有湖水、草原风光,种植了很多植物,还有成片的梭梭、桦木、红柳、沙米、蓬棵等植物林,环境优美。除了自然风光外,景区内还修建了亭台等园林式的建筑,精致优美。在这里既可以观看外侧的大漠戈壁,也能独享湖边树荫的园林幽静。

武威旅游景点介绍

1、文庙

武威文庙也叫圣庙、孔庙。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建筑群。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四年(西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庞大,号称"陇右学宫之冠"。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圣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总面积15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

2、沙漠公园

武威沙漠公园是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位于甘肃武威城东22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前缘,是国内最早在沙漠中建立的公园,被誉为"沙海第一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

3、凉州植物园

凉州植物园原名东关花园,位于武威城区东关街复兴路,占地面积61.39公顷,植被覆盖率达到75%,现有苹果、梨、核桃各种树木2万余株,是城区内面积最大的绿色宝地。

公园以“保护、利用、创新、发展”为指导,已成为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科研、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城市公园。主要景点有人工湖、游乐场、垂钓中心、牡丹园、莲花池、杏园、梨园、核桃园等。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兴胜路

榆阳将打造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汽车产业园|西部地区

秦岭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业局、中科院、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总面积639平方公里,落差2000多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植物园、陕西最具潜在价值的绿色品牌。

秦岭国家植物园

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秦岭北麓中段的西安市周至县境内,总面积639平方公里。园区北起S107环山旅游专用公路,南至秦岭梁,西起黑河,东至周至县与户县县界。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四家联合共建,总投资15.5亿元人民币,是全国唯一一家挂“国”字号的植物园,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植物园。

规模

田峪河风光

秦岭国家植物园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园区海拔从480米延伸至3000米,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五种地貌单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这里水量丰沛,有13条河流水系,其中田峪河流域面积255平方公里,流长57.6公里,位于河内的秦岭大峡谷神秘、浪漫,风景如画。

位置

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境内,距市中心60公里。总面积639平方公里

植物资源

园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植物分带很清,低海拔为杂果林带、阔叶林带,海拔2000—2400米为针阔混交林带,2400—2600米为红桦林带,2600—2800米为巴山冷杉林带,2900米左右为太白红杉林带,2900米以上为草甸、灌丛林带等,晰。为杂果林及次生灌丛、侧柏林带、锐齿栎林带、红桦林带、巴杉冷杉林带、太白红杉林带、灌丛及草甸。

园区建设

园区建设将围绕“一环两馆、六区八园、十线百栈”,优先建设10个面上项目,打造园区整体景观形象;加快推进8个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功能。

A区

植物迁地保护区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本区以广泛收集温带区域内和亚热带北缘的植物为目标,为进行植物的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物种改良、物种培育及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本区将主要建设裸子植物区、被子植物区、植物生态区、秦巴山区特色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国际博览园等专科专类园区。

B区

动物迁地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

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此区域位于楼观台一带,有道教庙观和森林公园及动物抢救中心。除保护道教历史文化以外,重点进行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的抢救、繁育,并进行物种回归自然实验。

C区

生物就地保护区和植被恢复

规划面积575.31平方公里,本区以保护现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为目标,进行科学观测和监测,按照保护分区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保护,同时对受到破坏的浅山区进行植被恢复重建,使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科学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

D区

复合生态功能区

规划面积37.69平方公里。规划为东西两段。东段为赤峪河以东至周至与户县交界,主要规划高尔夫球场、儿童大型乐园、田园风光及农家乐。西段为黑河以东至楼观台动物迁地保护区,主要规划为自然农业区和道文化区,供农业观光和道文化观光。本区完全实行市场化方式建设,功能以为秦岭国家植物园综合服务为目的。

科普场馆

专类园建设

主要建设裸子植物区、被子植物区、植物生态区、秦巴山区特色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国际博览园等18个植物专科专类园。以广泛收集温带区域内和亚热带北缘的植物为目标,为进行植物的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物种改良、物种培育及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该区在建设中运用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造园设计手法,创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园林景观,最终形成以植物为主体,以园林建筑、小品为衬托,绚丽多彩,景观丰富的植物科学观赏园区。

温室馆

新建世界最具特色的温室之一,计划收集珍奇植物5000种,面积14528㎡。计划收集珍奇植物5000种。温室馆划分为休闲客厅植物园、热带雨林区、矮生植物区、水生植物区、沙漠植物园区。通过培育、展览各类植物,建成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科技创新、物种保存、苗木繁育、引种栽培、参观游览为一体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

古生物馆

创意独特,理念科学,为世界级科普场馆。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本项目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于一体,通过模仿自然界各类古生物的形态、大小及生活环境,人工创造一个如身临其境的生态空间;充分利用声、光、电、气等各种手段,创建一个仿真的室内生存景观。

国际博览馆

占地19.5公顷,收集世界各国的国旗、国徽、国花和园林小品,形成独特的景观区。

中国名俗博物馆

收集中国民间风俗用品,以实物展示、雕塑、油画、声像系统、三维动画等形式展示中国的风土人情。

园区规划

秦岭野生植物园总投资将达15.5亿人民币,分别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按照1:1:1:0.5的比例筹措建设资金,重点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奠定基础。为了使资金尽快得到周转,植物园项目筹备组还向亚洲银行申请了3500万美元贷款,向GEF申请1000万美元赠款。目前,植物园正积极与亚行官员和专家组进行协商,全力推进贷、赠款工作。

明年6月开园试运营

今年7月19日,省长胡和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园区建设问题,并明确要求2017年10月1日一期项目开园运营。

8月16日,以“大干三百天奋战保开园”为主题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推进工作动员大会在周至县召开,提出力争2017年6月1日实现一期项目开园试运营,确保2017年10月1日正式开园。

交通路线

公共交通

大雁塔北广场东侧乘坐环山旅游1号线公交车(秦岭国家植物园站下车)

西安环山旅游1号线为每天发车。发车时间为:大雁塔北广场首班:07:00,末班:14:00;楼观台首班:12:00,末班:17:00(冬季),末班:18:00(夏季)。每趟发车逢整点出发。起价2元,全程12元。全程大约运行两个半小时。

自驾旅游线路

西安绕城高速——西汉高速(涝峪口收费站下)——环山旅游路(S107省道)向西约18公里——秦岭国家植物园。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4-0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近日,本刊记者走进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青云乡色草湾村的榆林汽车产业园进行了参观采访。榆阳将打造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产业园,记者特此采访了榆林汽车产业园区的相关负责人,把榆林汽车产业园详尽的展现给大家。

 “榆林汽车产业园区计划总投资240亿元,实行政府主导、行会协调、市场运作、园区管理的运营模式,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晋、陕、蒙、甘、宁等周边地区,着力打造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多、品牌最全、服务最优、环境最美、信誉最好、国内知名的一流的现代化大型汽车产业品牌园区。”中共榆阳区委书记王成继告诉本刊记者。

 据了解,榆林汽车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整体布局分为先进制造区、现代服务区和竞技运动区三大功能区。先进制造区占地6.3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06亿元,以生产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等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区占地6.7平方公里,计划投资94亿元,以汽车销售、维修保养、会展等为主,规划建设汽车销售区、汽配物流区、装潢维修区、综合展示区、配套服务区五大核心功能区,并同步引进工商、税务、金融、车管、医院、学校等机构,成为集汽车展销、美容、汽修、文化展示、产业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汽车服务区;竞技运动区占地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40亿元,以汽车运动与休闲为主,建设国际二级赛道、越野汽车赛道、摩托车赛道、试乘试驾区等功能区。

 去年7月25日,榆林汽车产业园开工奠基,通过近一年的建设,榆林汽车产业园已完成了一万多亩土地储备、地面附着物的清点和地形图测绘;完成了1980亩土地和2700亩林(草)地手续的报批;完成了可研、总规、环评、水资源论证、水保方案、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和园区整体道路设计。同时,省发改委将该项目列为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将汽车产业园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列为今年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建设项目,给予了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汽车产业园,已成为榆阳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的强大引擎。

 榆林汽车产业园规划建设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在2015年底完成,二期计划在2016年至2020年完成。园区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80亿元,年利税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形成一个可容纳5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板块,将成为塞上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一块高地,和榆阳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的强大引擎。

 目前,园区框架已拉开,完成了80%的土方工程,年内有望完成园区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并建成园区主要道路,进驻30家4S店。

 陕汽榆林东方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苟海成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项目就位于产业园整体规划中的先进制造区内,已经实现年生产新能源专用汽车2万辆左右,到2015年力争达到年产新能源汽车5万辆。

 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快推进“一区八园”和“两大新区”建设,推动榆阳区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榆阳区委、区政府决定于今年8月15日——17日举办“榆阳区首届汽车博览会暨招商引资大会”。

 届时,将在位于榆阳区东沙的榆林汽车产业园广场、位于昌汗界榆林沙漠公园的榆林汽车主题公园和榆林人民大厦举行新闻发布会、隆重的开幕式、汽车展销、汽车竞技活动、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等。为八方来客全面宣传园区的政策环境、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力争引进更多的项目和企业入驻园区,推动榆阳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